章同學目前是企管所碩二研究生,因為從大學時期就開始打工存錢,現在有些許存款,最近章同學想利用這筆存款購買股票增加一些被動收入,但資力有限,因此想透過零股交易少量購入高價績優股,又前陣子聽說盤中零股交易將優化制度,章同學想了解目前盤中零股交易有哪些優化制度,以及有何需要注意的事項?
有關章同學之問題,茲答覆如下:
一、為利年輕人及小資族群投資台股,並活絡零股交易市場,證券市場於109年10月26日實施盤中零股交易制度,並保留盤後零股交易,對證券市場的多元發展有重大助益。為使投資人於實際操作盤中零股交易前,先行對於交易方式及制度有一定的掌握,目前臺灣證券交易所及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網站皆已開設「盤中零股交易專區」,提供交易制度的介紹、盤中與盤後零股交易的比較等資訊,投資人可多加利用。
二、自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,已進行多項優化措施,以增加市場流動性、提升交易效率,並提供更即時的行情資訊,相關措施如下:
(1) 為提升零股交易資訊的即時性,於112年11月27日起,盤中零股試算行情揭露間隔由10秒縮短至5秒,藉由提供投資人更即時及透明之行情資訊,增進投資人買賣決策之參考,以精進零股交易市場。
(2) 為進一步提高零股市場的成交頻率,盤中零股搓合時間於113年12月2日起,由1分鐘縮短至5秒鐘,以更進一步促進盤中零股流動性,增進更多投資盤中零股成交機會。
(3) 考量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,零股交易人數逐年增加,證交所將開放交割需求借券出借單位得為零股,並自113年12月30日起實施,讓零股投資人也有機會透過出借帳上零股獲得收益,提升運用效率,並落實主管機關普惠金融政策。
三、投資人於從事盤中零股交易時,除了必須就交易方式及制度上有所掌握外,在實際操作時仍應注意下列事項:
(1) 投資人在進行零股交易下單時,務必要仔細區分普通交易和盤中零股交易的下單介面,並留意買賣委託的數量單位。如果不小心將「股」為單位的零股交易,錯誤輸入為普通交易中的「張」單位,可能導致成交金額相差上千倍,並容易引發違約交割的問題,因此須特別小心。
(2) 由於整股市場與零股市場的供需情況不同,且交易方式分別採逐筆交易與集合競價,因此兩者通常會有價差。投資人在下單前,建議比較整股與零股的買賣報價及成交價差異,以作為委託價格的參考;同時可觀察零股交易的活絡程度,評估未來若以零股賣出時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風險。